對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性能目前尚沒有一個通用的定量評價標準,制造廠家很多 ,各公司的產品各有特色
波長范圍 、波長準確度和波長重復性:
波長范圍與光源、單色器及檢測器的光譜響應特性有關。一般的波長范圍在190~900nm,大多采用R928光電倍增管。若覆蓋至1100nm,通常外加一個硫化鉛光電倍增管,或采用光電二極管。從覆蓋的最低波長來看波長重復性是定性分析的重要因素, 波長位置若不能準確重復 ,就不
能準確判定吸收峰的位置,甚至引起判斷錯誤。
雜散光:雜散光可使測量結果偏離比爾定律,產生誤差,
基線穩(wěn)定性和平坦性:雙光束分光光度計在掃描100%T或0 A線時(樣品室中不放任何東西), 基線的穩(wěn)定性會影響光度準確度。雙光束分光光度計掃描基線時,基線傾斜彎曲的程度,是儀器重要性能指標之一。平直性不良,說明光路不平衡,光學元件位置不準確,反射鏡質量下降或電子和機械系統(tǒng)不良?;€的平直性還可用來考察噪音和光源或色散元件切換時的譜線銜接情況等 。平直性不良,會對各個吸收峰值之間的比值產生影響,給物質結構的分析帶來困難。
響應時間的選擇:響應時間的選擇取決于樣品的性質、所選擇的狹縫寬度和信噪比。高吸收樣品應選擇長的響應時間以減小噪音。但在掃描光譜時,特別在快的掃描速度下,應選用快的響應時間以避免光譜的失真,除非噪音成為問題時,方可增加響應時間,因此儀器的響應速度應可調。
掃描速度的選擇:掃描速度的選擇取決于對不同性質樣品所選擇的譜帶寬度和響應時間 . 一般對銳的吸收光譜,應選擇慢的掃描速度,以及與噪音協(xié)調的快的響應時間。而對寬的吸收光譜,可以采用較快的掃描速度,從儀器的角度來考慮,當然掃描速度越快越好,掃描速度控制的精度越高越好。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還在發(fā)展之中 ,如光電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發(fā)展 , 陣列 CCD 檢測技術的出現 ,使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免去了移動部件,有了極高的波長穩(wěn)定性和重現性。CCD ARRAY 檢測器可以在掃描單元中獲取單一波長下的全部波譜情況。這種檢測器具有高的量子效率,靈敏度極高。因此在吸收測量中只需微弱的光,降低了樣品加熱和光氧化的可能性。最新的信號處理(DSP) 系統(tǒng)被應用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中,可以有效地獲取數據。不需操作者調節(jié)儀器參數。該系統(tǒng)可以根據樣品光密度自動調節(jié)檢測器的積分時間,大大縮短了獲取和顯示光譜的時間,同時提高了圖像的全真性,該種儀器剛剛制造成功。隨著研究領域的不斷擴大、分析測試條件的不斷深入和其他技術的應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仍在不斷的發(fā)展之中。不同商家的產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儀器性能的某一方面各有所長。性能指標上的差異 、軟件分析功能上的差異、檢測器的不同和選配件上的差異都關系著使用者的科研需求。不同的用戶強調儀器指標和配置不同,因此全面掌握不同廠家儀器的特色,對于儀器選型、配置,更好地服務于科研具有很重要的作用。